2019年告別Canon系統之後,最近因協助友人出清Canon機身與鏡頭。
又接觸到了Canon anon EF 16-35mm F2.8L II 這顆鏡頭,之前Canon轉接Sony鏡頭轉接環還留著,順手將這顆鏡頭轉接到Sony機身上測試一下夜景的拍攝,星芒果然漂亮,但是相對耀光、鬼影等現象也都依依浮現了。
耀光說明
夜景攝影對鏡頭抗耀光能力的考驗,特別是2007年發表的鏡頭,以下是關於鏡頭中的幾種常見光學現象:「耀光(Flare)」、「鬼影(Ghosting)」、「漫射(Diffusion / Veiling Glare)」、「繞射(Diffraction)」的對照說明表:
現象名稱 | 中文名稱 | 成因 | 影響 | 常見場景 | 解決或減緩方式 |
Flare | 耀光 | 強光源(如太陽)進入鏡頭後反射於鏡片表面或機身內部 | 使影像對比下降,細節減少 | 逆光拍攝、有光源直射鏡頭 | 使用遮光罩、調整角度、使用抗反光鍍膜鏡頭 |
Ghosting | 鬼影 | 強光在多層鏡片之間反射產生重影 | 擾亂構圖與畫面純淨度 | 夜拍光源、太陽或燈光在畫面中 | 高品質鍍膜鏡頭、避免強光直射、後製修圖 |
Diffusion / Veiling Glare | 漫射 / 面紗耀光 | 光線在鏡頭內部散射,不一定來自特定角度的強光 | 降低對比與飽和度,細節模糊 | 廣角鏡頭、低光環境或光線複雜場景 | 使用遮光罩、減少鏡頭表面灰塵、清潔鏡片 |
Diffraction | 繞射 | 小光圈(如f/16以後)下光線繞過光圈葉片產生干涉 | 解析度下降,畫面失焦感 | 小光圈風景攝影、高光源場景 | 避免使用過小光圈,選擇鏡頭的最佳光圈範圍(sweet spot) |
實拍
不得不說Canon anon EF 16-35mm F2.8L II 這顆鏡頭拍出來的星芒真的好看;
不過鏡頭的耀光,鬼影、漫射、繞射等狀況在拍攝夜景的成果也不少。
解決與方式
Chatgpt建議的三個方式
✅ 拍攝技巧
- 避免光源直射鏡頭(角度調整)
- 利用建築物、路燈遮擋強光源
- 使用手或遮光卡手動遮光
✅ 配件與硬體改善
- 遮光罩搭配建議
- 濾鏡選擇與其對耀光的影響(如使用抗反射 ND 濾鏡)
- 選購其他廣角鏡頭
✅ 後製處理技巧
- Lightroom / Photoshop 鬼影去除小技巧
- 套用遮色片處理耀光泛白區
- 降低對比後再局部提亮修正細節
最後選擇了Photoshop的Camera raw 17.1.0.2100版來解決這一個問題。
如果看不到反射的選項,到Camera raw畫面的下方點選
在技術預覽勾選全新AI功能和設定面板,勾選後要重啟Photoshop才會生效
經過一番塗塗抹抹之後,來看看效果如何吧!
由於鮮少會用到照片before after的比較圖,就不裝Before After比較的外掛。
使用前
使用後
總結
Canon EF 鏡搭 Sony 夜拍是否推薦?
如果已經擁有 Canon EF 16-35mm F2.8L II,並透過轉接環搭配 Sony 機身,其實在多數情況下仍能拍出非常優質的夜景照片。然而,這樣的組合在某些光線條件下,容易出現耀光(flare)與鬼影(ghosting)現象,特別是第二代鏡頭在抗耀光鍍膜上相較第三代略顯薄弱。
如果拍攝都市夜景、光源複雜的街道場景,建議考慮使用原生 Sony 鏡頭或抗耀光表現更佳的鏡頭版本。
若對畫面純淨度有要求,例如常進行商業攝影、城市夜拍作品集,建議避開容易產生鬼影的場景組合,原生 Sony 鏡頭是最佳選擇。
相反地,若能接受小範圍耀光、並具備後製處理能力,那麼 Canon EF 16-35mm F2.8L II 仍是一顆廣角利器。
總結一句話:
Canon 鏡 + Sony 機,不是不能拍夜景,而是需要懂得應對與取捨。
若追求畫面純淨與作品完整度,選擇抗耀光能力更強的鏡頭會更安心。但若懂得避開問題光源、活用後製,現有組合依然能拍出驚人的夜景作品。